文化
·文化活动
·创新案例
·所报《金属之光》
·创新文化内涵
·形象标识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创新案例
金属研究所公用技术平台建设
 
2009-07-03 | 文章来源:        【 】【打印】【关闭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基地。1999年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合并,成为纳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东北高性能新材料研究与发展基地。50年来,金属研究所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绩。作为一个综合型的研究所,金属研究所目前有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要从事高技术研究的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等研究单元。

  材料科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研究和应用强烈地依赖于基础条件设施,因此通过技术平台建设,适应创新发展的资源需求,是非常必要的。只要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系完备、共享高效的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纳米科技基础条件研究体系和管理机制,稳定和培养与之相配套的高水平专业化人才队伍,才能大幅度提升我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面的持续创新能力。

  金属研究所公用技术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注重系统性,涵盖材料制备与加工、结构分析表征、性能测试评价、多层次过程计算模拟等学科方向的需求;(2)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充分考虑研究所的中长远发展规划和各阶段具体情况;(3)具有先进性,平台及相关仪器设备应具有高效、高精度、高自动化、耐用等先进功能;(4)共用性强,有利于共享,有利于多学科发展,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开展工作;(5)仪器设备的建设过程中,自主研制与市场购置相结合。

  根据金属所发展的整体布局,现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分析测试公用技术平台。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我所基础研究的实验平台,重点装备能够带动新学科形成和发展、带动人才引进和新学科增长点形成的关键设备。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和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作为我所应用研究的实验平台,围绕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配置关键性大型工艺设备和特种分析设备。分析测试中心由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沈阳先进材料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撑部和金属所公共分析测试部组成,国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撑部主要负责特种分析检测,以研究为主;公共分析测试部以提供国家标准的检测为主,拥有国家标准检测的资质,作为公共检测平台。

  在硬件能力建设方面,进入创新工程以来明显地加大了力度。“十五”期间,金属所设备总投入达到1.8—2.3亿元,到“十五”结束,使用五年以内的大型设备(50万元以上)将达到60%以上,形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分析测试实验平台上都能够配备关键的大型设备。“十五”期间,基础研究平台已经新增100万元以上设备12台,价值4322万元,应用研究平台新增10台,价值4190万元,公共分析测试部新增7台,价值1612万元。

  随着公用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大型设备的逐渐增多,对技术支撑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金属所特别重视技术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把一批有责任心、有专业背景、高素质的人员吸收和稳定到技术队伍中,切实地保证了公用技术平台的高效运行。

  在公用技术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中,也非常注重管理的创新。已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管理体制的建立,一方面保障公用技术平台的高效运行,切实地为科研工作服务,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

  金属研究所的公用技术平台,为创新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和保障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的进行。近年来,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成果累累。在攀登科学高峰、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级人才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卢柯院士领导的纳米材料研究小组,在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又如我所金属腐蚀与防护课题组,完成或承担了“西气东输”工程和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防腐蚀工程任务。另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有选择性地装备能够带动新学科发展和人才引进的大型关键设备:为了开展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金属所马秀良博士,在院支持下,采购菲利普F30高分辨分析电镜,他在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上,取得出色的研究结果,制备出一维Si纳米线、SnO2纳米带等多种一维纳米材料,配合新购置的表面分析系统和聚焦离子束,开展纳米器件的研究工作,不但承担973等课题,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金属研究所将根据科研整体布局,系统地配备实验仪器设备,形成高水平的支撑体系和有特色的公用技术平台,保障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产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运维邮箱: office@imr.ac.cn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