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活动
·创新案例
·所报《金属之光》
·创新文化内涵
·形象标识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创新案例
李薰奖系列推动研究所科研创新和国际合作走向更高
 
2009-07-03 | 文章来源:        【 】【打印】【关闭

  2001年金属所为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活跃学术气氛,经研究决定与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共同设立了李薰奖。李薰奖设立5年以来,在强化研究所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该所在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薰奖下设李薰成就奖、李薰讲座奖、李薰研究奖。成就奖主要是表彰在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重大影响、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尤其是对金属所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已有张沛霖院士、柯俊院士、师昌绪院士和何怡贞研究员获此殊荣。讲座奖和研究奖是金属所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促进了该所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了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通过实施李薰奖,我所加强了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所联系,加强了与国际知名学者的情感纽带。由于受奖者均是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一定影响的科学家,李薰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内外材料界已日益显现,成为我所的“品牌”讲座。

  李薰成就奖每年颁发一次,至今张沛霖院士、柯俊院士、师昌绪院士和何怡贞研究员分别获得2001-2005年度李薰成就奖。他们都为我国材料科学发展和先进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他们都为金属所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李薰成就奖宗旨还包含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求真求实的精神。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已经在英国功成名就的李薰欣然接受当时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邀请回国创建金属研究所,在归国之前联络了当时在英国工作并已经显露才华的柯俊、张沛霖、庄育智、张作梅等,一起筹划未来的金属研究所。先生同样是一位爱国科学家,回国前在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建国初期他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他是当时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回国后,他们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卓有建树,为我国材料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李薰讲座奖和研究奖讲坛上,中外名家竞相登台,传经布道,为我们献上一场场学术大餐。例如,2004年李薰研究奖获得者复旦大学教授来所做“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系列讲座,受到全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欢迎,每场听众都超过200人,最多时候能容纳300人多功能厅座无虚席;国际纳米科学领域著名科学家,德国Karlsruhe研究中心Herbert Gleiter教授来所做李薰奖讲座,听众达到300人;2005年斯图加特大学H.“纳米科学”系列讲座,授课形式和考试方式很新颖,在我所引起强烈反响。

  李薰奖获奖人报告深受研究生欢迎。我所研究生部特别设立小学期,请做系列报告的李薰奖获奖人给学生授课,讲授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前沿进展。由于授课基本是用英语,李薰讲座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用英语做学术交流的能力。例如,今年7月李薰研究奖获得者法国宇航局微观结构研究联合实验室Patrick Veyssiere教授来所作合作研究期间,专门为所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讲座非英语国家学者如何用英语作学术报告。指导方式是青年人首先作学术报告,之后Patrick Veyssiere教授进行指导和点评,收到很好效果。

  李薰研究奖获奖人一般来所工作1-3个月,他们既要做系列学术报告,还要深入实验室,与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一起工作并进行学术讨论。由于在一起工作和交流时间较长,获奖人不仅可以在学术上给我们带来新思想,还对我所科研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有利于我们在科研管理方面与世界接轨。

  截至2006年6月李薰奖已经向42人颁奖,其中4人获成就奖,6人获研究奖,32人获讲座奖。获奖者中38人为教授,4人为副教授。其中中国院士6人,外国院士7人。21人具有校长、系主任或所长职务。获奖人分布在中国12位,美国12位,日本6位,德国6位,英国2位,新加坡1位,丹麦1位,新西兰1位,以色列1位。这些获奖人员的科研水平、学术报告水平之高得到了所内外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肯定。李薰奖系列学术活动的开展为双方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开了一个好头,许多受奖者在结束了在所的学术访问后,与课题组或是达成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或是保持着联系和学术信息上的交流,开展进一步的合作研究或人员互换。

  由于获奖人水平高、李薰奖运作规范,李薰奖在国际上影响日益显现。一些获奖人所在大学或研究所网页上报导了获奖信息,几乎所有获奖人在自己简历中添加获得李薰奖。所有应邀来所做李薰奖系列报告或开展合作研究,并在回国后保持联系,推动彼此间合作。

  金属所良好的学风、良好的科研环境、规范的管理、年轻向上的科研队伍、研究生良好科研素养和取得的成果也博得了获奖人好评,给他们留下美好印象。如,德国Erlangen-Nǖrnberg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Hael Mughrabi教授在留言中写到:It is a praiseful to work at an institute of such high reputation that is well equipped and that has so many gifted young researchers, to all those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this institute . Keep up your motivation, keep up the high standard!

  目前李薰讲座奖和研究奖提名踊跃,受数量限制,评审工作需要更加细致。未来的李薰讲座奖和研究奖候选人的研究领域将更加侧重国际前沿、学科交叉和金属所重点发展方向的结合。相信李薰奖讲坛将吸引更多国际名家,“李薰奖”这朵创新文化奇葩将更加璀璨。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运维邮箱: office@imr.ac.cn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