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活动
·创新案例
·所报《金属之光》
·创新文化内涵
·形象标识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创新案例
只做对国家有用的事——我印象中的斯重遥先生
 
2021-04-22 | 文章来源:        【 】【打印】【关闭

  提起斯重遥先生,青年一代的焊接学子们可能感觉很陌生。逝者如斯,如今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十六个年头,我有幸作为斯先生的弟子和同事,追随先生十余载,耳濡目染先生为人之高风亮节、治学之严谨求实,实乃我晚辈心中之楷模。今年是先生诞辰100周年,惶恐拾笔,撷吉光片羽,以表达对先生怀念与敬仰之情。  

  斯先生1921年出生在浙江诸暨一个普通家庭。1944年,风华正茂的斯先生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随后赴美留学深造,在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学习冶金,1950年获硕士学位。此后两年,斯先生在卡耐基理工学院(现卡耐基梅隆大学)继续学习冶金技术。之后,受美国知名的锰钢公司聘请,斯先生担任冶金家。期间,斯先生不仅对金属材料的冶金和焊接性有了更深入系统的理解,也对美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1956年,心怀祖国的斯先生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祖国,扎根寒冷的东北,全身心地投入到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新中国建设初期,我国的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焊接专业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才刚刚起步,焊接人才队伍还没有形成,从焊接设备到焊接材料,以及材料的焊接性研究等多方面都是空白。斯先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中科院金属所建立起焊接研究室。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钎焊、电子束焊、等离子焊、扩散焊、储能焊等先进工艺和设备的研究,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国家军工和经济建设发展的产品焊接难题,一举奠定了金属所焊接学科在国内的地位。 

  斯先生一生承担了众多领导职务,除了在金属所任焊接室主任、副所长、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外,他还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国际焊接学会的工作,兼任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学规划协调委员会机械组焊接分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机械学科评审组成员等。在他的带领和参与下,金属所乃至我国在金属材料焊接性、焊接结构完整性的研究工作逐渐形成了体系。作为国内首批六个设立焊接专业单位的博士生指导老师之一,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焊接人才。这些人奋战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焊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冼爱平、肖又红、刘鹏等青年人在斯先生的指导和影响下先后获得国际焊接学会格兰让奖(IIW Granjon Award)。尤其是冼爱平博士,他是国内首个获得国际奖的青年人,这个好消息当时在金属所和国内焊接界都备受关注,这不仅说明了斯先生治学育人的成绩,更是给当时的青年一代焊接科技工作者打了一针强心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焊接的舞台! 

  参加工作40多年,生一直奋战在焊接科研的第一线为国家重大工程应用解决了众多难题。50年代末期,为了解决黄河和长江水系上的发电厂水轮机严重泥沙磨蚀失效问题,斯先生研制出用低碳钢芯厚药皮高合金过渡代替价格昂贵的高合金铸铁芯,创造出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耐磨一号快速堆焊焊条。该焊条的成功研制,不仅显著节约了应用成本,替代了进口,更是及时解决了水轮机提早失效的难题,及时保证了电力供应。该项成果最终获得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70年代中期,我国还不具备大型球罐组装、焊接、检测等施工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斯先生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在施工第一线,最终成功制定了辽阳化纤总厂引进的法国大型球罐的组装、焊接、检测等施工方案,高质量完成了此类球罐的焊接,为后期我国建设此类容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中期,斯先生率领团队用真空钎焊、真空电子束焊、真空扩散焊和储能点焊等多种先进焊接工艺,成功研制了三轴稳定天文卫星姿控用50克推力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1~1985年间,斯先生带领课题组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中厚板爆炸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工艺研究并获得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大型焊接结构的服役可靠性,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1990年间,斯先生承担了高温结构陶瓷与金属连接技术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完成了Si3N4陶瓷与40Cr钢、莫来石与铸铁、二氧化锆与铸铁的活性钎焊研究,为我国内燃机陶瓷发动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斯先生在焊接科研与育人领域深耕不辍,取得了卓越成绩,获得了诸多荣誉。他编著的两部书籍更是焊接人宝贵的精神财富——1987年出版的《焊接金相图谱》是我国第一本完整的焊接类金相图谱,至今仍为国内学者所称赞和沿用;1992年出版的《焊接手册》(第二卷) 成为焊接科技人员的随身必备工具书,为科技人员解决了无数难题。 

    

  我和斯先生的故事开始于19835月。那时我即将从西安交通大学焊接专业本科毕业,斯先生与当时西安交大焊接教研室的唐慕尧教授联系,希望找一个认真踏实、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来金属所工作。就这样,我有幸来到斯先生的麾下参与焊接结构课题组的工作。 

  当时我对斯先生已经非常仰慕了。他在金属所和焊接研究室的威望很高,每个人都尊称他“先生”。我一直在想象着这位叱咤焊接界的传奇人物会是怎样的清高和不可接近,这样忐忑的心情持续了很久。一个月后,我终于见到了公务繁忙的斯先生,结果却与我的想象相差甚远。先生见了我,满脸的笑容,用浓厚的浙江口音的普通话亲切地说:“你就是小陈吧!从西北到东北,生活还习惯吗?我们欢迎你呀!”我的担忧随着他的笑容一扫而光,心里也为有这样一位师长而感到庆幸和自豪。 

  在我和先生相处的十几年的时光里,他的为人治学令人钦佩敬仰,许多事情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记得1984年夏季,中国焊接学会计划在杭州召开多国焊接学术会议及国际焊接展览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次举行的、由国务院批准的国际性焊接会议及焊接展览会,斯先生特别重视。我们课题组已在六五攻关项目爆炸消除中厚板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计划借这个机会向国内外专家展示。当时计划提交论文的题目是“爆炸法消除中厚板焊接残余应力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组考虑到我大学毕业不久,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就派我来翻译这篇论文。我花了很多精力,努力翻译完,大家都说不错。我心里有了底,再拿去给斯先生看。不料先生看完,批评了我对定冠词“the”的用法,说我乱用冠词。我当时不以为然,心想:“这么一大篇重要的内容,盯着几个定冠词纠错,有什么意义?”先生估计是看透了我的心思,又微笑着从书架上拿出一本英文专著,递给我说:“你再学习学习。不要以为一个定冠词没什么了不起,搞科学研究马虎不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呀!”我顿时红了脸,心服口服了。 

  还有一件事,是斯先生修改我的硕士论文,至今记忆深刻。我是1986年读的在职研究生,当时斯先生为第一导师,陈亮山为第二导师并具体指导我的论文工作。当我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后,拿到斯先生的房间请他过目。第二天他就把我叫到他办公室,打开论文初稿,耐心地指出各种文字和逻辑上的错误。我仔细一看,几乎每页每段文字都有他修改或标注的痕迹,那时还没有计算机录入排版打印的条件,都是手写稿,斯先生满满的写了几十页,得花多少时间和心血啊!我现在也在做老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回忆下,像斯先生那样的大家指导学生的时候都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竭尽所能呢?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先生离开我们已然很久,但是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好似昨天。他的虚怀若谷,他的治学精神,依然时刻温暖着我,激励着我埋头苦干,不断向前! 

  先生离开我们很久了,但先生从来没有离过。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运维邮箱: office@imr.ac.cn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