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9月10日上午9:00
地点:葛庭燧楼403室
题目1:Kitaev 量子磁体的中子谱学研究
报告人:温锦生
摘要:
Kitaev模型是一种定义于蜂窝晶格上的精确可解的自旋 1/2量子自旋液体模型。该模型的核心要素是键依赖的各向异性 Kitaev相互作用,然而在纯自旋系统中,这种各向异性相互作用难以实现。在报告中,我将阐述如何通过自旋与轨道自由度的纠缠耦合,在具有1/2有效自旋的莫特绝缘体α-RuCl3中实现Kitaev相互作用。同时,还将展示通过施加面内磁场,可完全抑制α-RuCl3的锯齿形磁有序基态,从而诱导出量子自旋液态。近期我们将 Kitaev物理拓展至更高自旋体系,在蜂窝晶格反铁磁体Na3Ni2BiO6中观测到由 Kitaev相互作用稳定的1/3磁化平台——进一步的中子散射谱学研究也证实了该材料确实存在 Kitaev 相互作用,相关内容也将在报告中讨论。
报告人简介:

温锦生,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2010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毕业;2010年至201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2013年至今为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高温超导体、量子自旋液体等电子强关联材料以及拓扑量子材料的单晶生长及中子谱学研究。近年来研究组在新型量子态的发现及非常规元激发的确认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2017年以来,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Nature Physics 2篇,PRL 5篇(均为ESI高被引论文),Nature Communications 4篇,PRX 1篇。近年来获得的奖项荣誉有:202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20年“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和“江苏省物理杰出青年奖”,2018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
题目2:Kitaev量子磁体:场致自旋液体与拓扑激发磁卡效应
报告人:李伟
摘要:
Kitaev模型是严格可解的量子自旋液体系统,其物理实现载体—— Kitaev六角晶格磁性材料已成为量子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报告将介绍我们近年来在Kitaev量子磁性体系方面所做的系列工作:通过发展精确多体计算方法 —— 热张量网络方法,我们从热力学数据出发,确定了重要Kitaev自旋液体候选材料α-RuCl3的微观自旋模型,理论预言了其中磁场诱导的新奇物态与量子相变,并与东京大学国际强磁场实验组合作验证;与南京大学中子散射组合作,在六角晶格阻挫磁性材料Na3Ni2BiO6中提出Kitaev相互作用稳定的1/3磁化平台新机制;开展理论计算分析,提出自旋分数化导致的新型拓扑激发磁卡效应,为Kitaev材料在极低温制冷方面的应用开辟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PRL 130, 226502 (2023)
2. Nature Commun. 12, 4007 (2021)
3. Nature Commun. 14, 5613 (2023)
4. Nature Physics 19, 1883 (2023)
5. Nature Commun. 15, 7011 (2024)
报告人简介:

李伟,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强关联多体理论与计算研究。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2015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研究组在量子多体计算方法发展、量子磁性新物态与新效应等前沿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近5年以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1篇、Nature Phys. 1篇、PRL/NatComun. 11篇等,研究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担任CPL等四刊青年编委、《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编委。获国家基金委优青、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资助。202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财政部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负责人,202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B类)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