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媒体聚焦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所务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9.5】车仁超,复旦大学教授
 
2025-09-02 | 文章来源:人事人才部        【 】【打印】【关闭

报告题目: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微观机制

报告人:车仁超  复旦大学 电镜中心 杰青

时间:2025年9月5日(周五),下午14:00

地点:李薰楼468会议室

摘要

近年来,5G/6G高频通讯、无线互联、毫米波、电磁防护、隐身伪装等领域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自1997年以来,本团队持续研究吸波材料与物理机制,主要进展包括:(1)碳基电磁波吸收材料,实现微区的电磁协同,Adv. Mater. 16, 401 (2004)论文已被他引2000多次,为吸波材料领域开创之作;(2)基于铁钴镍合金、设计并制备了多种磁核壳型吸波材料,并阐明了磁微球表面粗糙化,增强低频吸收的机制;(3)构筑“电磁、磁磁”耦合的核壳吸波材料;(4)表界面对磁畴演化的约束及其在电磁温多场下的响应行为;(5)二维铁磁材料的原位磁电驱动,混合型斯格明子的动力学演化。上述结果依托于自主研发的洛伦兹透射电子显微镜附件,已深入开展材料在变温多场耦合条件下的演化机制。揭示了金属纳米化、碳管限域和核壳多重耦合增强吸波性能的新机理。

报告人简介

车仁超,复旦大学教授,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2020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24年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国电子显微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晶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超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显微学学会副理事长。近30年来从事微波吸收材料、磁性材料、电子显微学、光电半导体超晶格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仪器重大、基金委杰青、重点等多项课题,SCI通讯作者论文500多篇,含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Adv. Mater.美国科学院院刊、PRL等,引用四万多次、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和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


文档附件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5387号-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