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专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联系我们  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案例启示
“404”教授梁莹120篇论文蒸发新闻事件
2019-09-12  |          【 】【打印】【关闭

  10月26日晚,深陷学术不端舆论旋涡的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梁莹告诉澎湃新闻,因为无法忍受部分同事、学生及媒体的“恶毒攻击”,同时鉴于身体原因,自己已向学校提出辞职。

  《中国青年报》10月24日刊发报道称,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梁莹被曝至少有15篇论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当天下午,南京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梁某涉嫌学术不端等师德问题的说明》,称学校高度重视媒体报道,立即责成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和程序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如果属实,南京大学将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上述《说明》称,南大对学术不端等师德问题坚决采取零容忍态度,欢迎社会各界和媒体监督。

  根据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官网介绍,今年39岁的梁莹系该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身兼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等多个学术头衔。但在其个人“科研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2014年至今发表的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于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

  《中国青年报》上述报道称,事实上梁莹中文著述颇丰,仅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在那些期刊官网上,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

  上述报道称,那些如今无法检索的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用她一位同事的话说,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但对梁莹的声誉来说,这些“垫脚石”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梁莹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并于2009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任教。但澎湃新闻注意到,梁莹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官网上的简介中并未提及苏州大学读硕经历。而上述“消失的文献”即包括其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博士学位论文。

  上述报道称,梁莹10月23日向《中国青年报》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5年以前出现。“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梁莹认为,强调学术规范是2005年开始的,记者“这样查”,“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并反问记者:“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

  中青报还在上述报道中提及,有南大学子反映梁莹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常常早退、上课念课件、吃零食、玩手机、缺课、让学生帮做私活等情况。

  10月26,《中国青年报》再次刊发报道称,南大教授梁莹还违反学术伦理,曾称“慰安妇应该拿来做研究”等言论,引起较大争议。

  警钟长鸣:

  尽管学院内部、学界以及学生们对其学术水平甚至师德都评价不高,但仰仗数量繁多的论文,她顺利进入南大从教,学术道路一马平川。实际上,梁莹并不是个案,“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除了学者自律,各教学科研机构还应进一步完善科研人才评价机制。全社会形成合力,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才能筛掉那些滥竽充数的“伪教授”。

文档附件

科研诚信专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科研诚信专栏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辽ICP备05005387号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编: 110016 电话: 024-8397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