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联系我们  了解金属所
当前栏目:文章 返回专题首页
来自80后钢铁科研人的坚守
2019-07-22 | 文章来源: 曹艳飞          【 】【打印】【关闭

  值此建院建国70周年之际,作为一个平凡的80后科研人,向祖国母亲和中科院大家庭致以最由衷的节日祝福!

  2019年,是伟大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国立大家庭组建70周年。自始至终,科技强国被列为国家战略,这充分保障了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发挥空间;而作为科技工作者后辈,我以身为科技强国的一份子为荣,以作为钢铁材料人为傲!

  前天,一老铁发来一组数据:目前,我们高中同学有一半从事计算机软件、金融、房地产等当下热门领域,大学同学32人现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继续混迹在材料行业,而我俩却成为了相对“奇葩”的材料加工博士,而他做“热门”储能材料,我做冷门“钢铁”材料。于是,我调侃说,这倒成全了咱小时候当科学家的神圣梦想,即便承受了朋友眼中的“另类”色彩——吾有齐天志,庸人岂能知。但其实我真心想说的是:献身科研事业,特别是钢铁研究,我从未后悔,至今如此。

  面对物欲横流,轻浮急躁和追逐名利的客观环境,我愿意始终坚持自我,为中国钢铁科研与技术贡献力量!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从事特殊钢制备与缺陷控制研究主要有两把兵器——计算机模拟与实验表征——凭借着这两把“刷子”驰骋在特殊钢研究的茫茫大海中。中国是钢铁大国,但这主要是靠普钢和中低端特钢支撑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提高钢铁品级,实现高端特钢坯料和关键部件国产化、稳定化,解决国家重大装备制造需求。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否则我们早已步入钢铁强国。高端钢制备既要成分均质化,也要组织致密化,还要杂质纯净化——这需要对整个热加工流程的整体把握和协同控制。比如,高端冷作模具钢要求碳成分5个之内,硬度值3个之内——这么高的性能和质量要求,必须严格把关炼钢水平、成型工艺和热处理制度;而轴承钢因其极低的杂质元素含量、极高的碳化物-组织均匀性更是被称作“钢王”,各个环节和细节需要做到极致才能实现。但是,这样的高端钢又有着它存在的必然性,自己不能制造就会被“卡脖子”,这种滋味当然不好受——别人把刀都架在你脖子上了,能不感到如履薄冰、如鲠在喉吗?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被架脖子之前,埋头钻研,敢于创新,而这正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上述场景对其他非科研人员而言无法切身体会,甚至感觉乏然无味、索然无趣,更不用说亲自去实践,哦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了。

  但对于我们,这却早已成为了习惯和日常,成为了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某钢厂母材成分超标,我们通过计算机仿真去进行大量的模拟计算,重现成分超标行为,并获取影响成分超标的关键因素,还要用最通俗的语言传递给现场人员,让他们认识到为什么产生、怎么避免、如何固化工艺等等;某机械厂锻件探伤不合,我们通过各种先进材料表征手段,动用各种光镜、电镜设备,像大夫一样,逐一排查,精确定位,确定了缺陷来源,然后调整工艺,通过探伤……上述利用计算和实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重复了无数次,以前是60后在做,然后70后,现在轮到了我们80后——这是传承的力量,是科学的春天!

  但作为一个本该体会霓虹闪烁、潮流追星的“现代”80后,你真的愿意“在1500度钢水面前”去发现问题吗?你真的能做到“和往往只有初中水平的炉前工反复、耐心交流”去分析问题吗?你真的能承受“展示了一堆数据并苦口婆心讲述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却换来操作工的粗心大意”的不理解吗?你真的愿意“每次凌晨1点起床并在高分贝、高灰尘环境下一直跟踪5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只是为了炼钢工艺细节落地吗?

  ——我愿意,我能够!——因为我们相信这本就该是我们的真实工作环境和归宿,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挥汗如雨终能提高中国钢铁工人的整体认知水平,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付出终能换回中国高端特钢的明天,因为我们相信“中国制造”从口号到现实需要年轻科研人员的不断奋斗和坚持!当然,我们更加相信,潮气蓬勃的80后们终将成为中国改变钢铁领域“卡脖子”被动局面的生力军!

  中国科技走过了70年,这70年当然有过荆棘和磕绊,但它终究成为了光明正道——中国天眼,量子传输和火箭海上发射等成果让世界瞩目、国人沸腾!——所以,眼下中国钢铁乃至整个制造业虽仍然多处受制于人,但有国家对科技力量和科技工作者的这般重视,必将激励、指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上科研征途、科技方舟!——这一点,我毫不怀疑,无比坚信!

  为中国制造不再受制于人而奋斗,为引领世界科技而探索,为一圆中国大梦而坚持,这就是一个80后钢铁科研人的不悔心声!

  作者:曹艳飞(1等奖)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专题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辽ICP备05005387号